Base是最賺錢的L2:8月份收入620萬美元,年化7500萬美元。它驅動了70%的L2交易活動和毛利潤。沒有代幣。沒有發行。只有真實的使用和利潤。 那麼@base需要一個代幣嗎?一點也不。但市場想要一個。 讓我們看看統計數據🔥 L2的競爭對手非常瘋狂:@arbitrum的市銷率為280倍,@Optimism為820倍,@zKsync為1600倍。 即使將平均900倍應用於Base的運行率,你也會得到670億美元的FDV。在低端呢?210億美元。 這裡是資本邏輯:Coinbase擁有這些現金流。以84億美元的市值(約7倍銷售額)交易的$COIN,Base的收入只是一個小數目。但如果分拆出來,保留三分之二的代幣供應,COIN可以將2500萬美元的年收入轉化為400億美元以上的鏈上資產。這就是工程價值。 但代幣並不是免費的午餐。Base的收入目前歸$COIN股東所有,這是一個公共證券。將這些經濟轉移到代幣上會引入監管混亂。如果代幣沒有索賠權,它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 治理?生態系統協調?投機對齊? 也許。但老實說,這與功能性關係不大,更與心理學有關。 Base今天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它不依賴於代幣激勵。這就是它如此強大的原因。諷刺的是,這也是如果代幣真的存在,它會變得如此有價值的原因。 @Polymarket將2025年代幣發佈的概率僅定為16%。Base代幣並不是必然的。 但激勵是巨大的。 如果Coinbase真的啟動開關,那不是因為Base需要一個代幣。而是因為他們想要從它從未需要的事實中獲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