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這樣說並不是帶有諷刺:這裡的痛苦是真實的,但這不是關於移民。H-1B簽證持有者在勞動力中所佔的比例很小。這很可能與人工智慧有關,因為它現在可以在幾秒鐘內編寫數千行代碼。這正在消除工作崗位。沒有任何移民政策能改變這一點。
Christina Pushaw 🐊 🇺🇸
Christina Pushaw 🐊 🇺🇸8月11日 04:46
這就是為什麼我真的很同情 Z 世代。這位年輕女性一生都被每一位權威人物告訴她應該努力學習,在學校表現良好,並追求科技職業。她進入了普渡大學,這是全國最好的工程學校之一。她學習了計算機科學,而不是性別意識形態或編織籃子。 然而,她甚至連在 Chipotle 找到一份工作都做不到,更不用說在她的專業領域了。她確實做了所有“正確”的事情,但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?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。H1B 和其他工作簽證,以及外包,正在失控並且變得虐待。政策制定者應該關心年輕一代。
關於H-1B工人的辯論仍然與現實脫節。儘管有這樣的敘述,他們只佔工人中的一小部分,而參加抽籤的申請者中絕大多數並未中獎。你不能將移民當作每個問題的替罪羊。
此外,對於 COVID 技術招聘熱潮的關注不夠。許多公司過度招聘,隨著疫情結束不得不撤回。技術市場已經艱難了一段時間,因此出現了許多裁員。現在一些 22 歲的年輕人無法找到 165,000 美元的工作並不令人驚訝。
一些轶事:一位密友在AT&T工作,該公司在COVID期間過度招聘,現在正在進行大量裁員。他們最近要求所有人搬到主要辦公室——希望這樣能讓一大批人自動辭職。將每個問題簡化為「移民不好」並沒有幫助。
一些轶事:一位密友在AT&T工作,該公司在COVID期間過度招聘,現在正在進行大量裁員。他們最近要求所有人搬到主要辦公室——希望這樣能讓一大批人自動辭職。將每個問題簡化為「移民不好」並沒有幫助。
@bananamoat 我同意你對市場波動的看法,我也注意到了這一點。我提到人工智慧的原因是因為這篇文章特別針對入門級程式設計師,他們在科技進步中最容易受到影響。
Billy Binion
Billy Binion8月11日 07:25
此外,對於 COVID 技術招聘熱潮的關注不夠。許多公司過度招聘,隨著疫情結束不得不撤回。技術市場已經艱難了一段時間,因此出現了許多裁員。現在一些 22 歲的年輕人無法找到 165,000 美元的工作並不令人驚訝。
@pikaachu_07 沒說這只是 AI,我同意你對於我在這裡提到的招聘狂潮的看法:
Billy Binion
Billy Binion8月11日 07:25
此外,對於 COVID 技術招聘熱潮的關注不夠。許多公司過度招聘,隨著疫情結束不得不撤回。技術市場已經艱難了一段時間,因此出現了許多裁員。現在一些 22 歲的年輕人無法找到 165,000 美元的工作並不令人驚訝。
此外,呃,這篇《紐約時報》的故事以主角找到一份科技銷售工作作結,這類工作通常非常有利可圖。市場變化,人們適應。這就是生活。"移民正在搶走我們的工作"的恐慌往往是一種虛構。
97.56K